学校主页|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优秀教师 | 陈玲:做一个能hold住学生、hold住课堂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0-12-18

发布者:

浏览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陈玲在晴川执教八年一直坚守的信条,也是她对待学生和课堂的真诚态度。2020年,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陈玲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春风化雨,热心帮助学生;潜心科研,积极投身教学事业。对事业的热爱能将一件普通的事变得生动有趣。对于陈玲老师来说,或许还要加上对学生的关怀热爱,这份真诚的热爱最终也成就了她的优秀。

 

坚持初心,逐梦晴川

追逐梦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历经艰辛、不断成长的过程,陈玲也不例外。从小她就因为成绩好,给亲戚家的小朋友补课、当小老师,当时的陈玲就在心里埋下了一个教师梦的种子。学生时代,老师的言行举止给陈玲潜移默化地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和指导,因此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师梦。尽管大学学习的不是师范专业,但是毕业之后她尝试着把这个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坚定地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她说:“找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是很难的事情,喜欢的话那就勇敢去尝试。”陈玲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去追逐教师梦,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出甜美的果实。

 

陈玲秉持着人一定要把握主动权,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留遗憾的想法尝试着投简历给众多学校,终于得到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在江西工作三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后,她来到晴川大家庭,正式开启了在晴川的教学生涯。

做一个能hold住学生、hold住课堂的老师,是陈玲的教学信条。在课上,她活泼且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问题,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模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抽象问题。她认为对学生有爱心和耐心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业务能力,还需要具有人格魅力,才能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言出必行,宽严并济

相互尊重,将心比心是陈玲对待学生的方式。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陈玲帮助同学们整合课本知识,建立更简单的知识框架。同时她还带领学生做电机学实验,每节实验课都让学生们自主动手,在检查连线和调试时,她会逐一讲解试验步骤和注意点,让学生对课本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2017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于季镏说:“陈玲老师是一位很负责任的老师,每堂课必有板书,自己的机电课本也写满了笔记,带领着我们一起学习和进步。”

对待课堂,陈玲言出必行,宽严相济。对于一些上课不认真、不写作业的学生,陈玲采取扣学分的处罚;对于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也会采取加平时分的奖励,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许学生会觉得我在课上有点凶,那是因为学习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陈玲认为上课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传授给了学生知识,又让自己在再次思考中获得新的体会。

 

陈玲还分享了一个在老校区时发生的趣事,当时参加电子竞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要整个暑假都待在实验室里,碰巧学校的空调出现故障,请了维修师傅加氟后还是没有修好,闲暇时间陈玲跟学生交流了一下认为可能是电容方面的问题,一个名叫王振鹏的学生在经过指导后第二天就自己动手拆卸了电路板,更换了一个电容,运用了专业知识修好了空调。这让陈玲和同学们感受到了电机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也是这件事让陈玲多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教学标准。正是这种教学标准,让学生们对她教授的《电机学实验》《变电站仿真实习》等课程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见解。


心态年轻,学无止境

陈玲老师带领学生参赛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陈玲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积累,也会和其他老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在课下也会积极关注一些杂志期刊和网站,例如学生们写论文经常会用的“知网”和视频软件“哔哩哔哩”。除此之外,学校经常也会有一些和企业合作的培训项目,以此提升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如果不是学校提供的项目培训,作为老师其实很难有时间去实地参加企业项目,这次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培养。”陈玲说。

在课下,陈玲和学生的相处完全没有代沟,学生也很愿意跟她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她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和同学一起讨论追星日常,聊聊游戏攻略,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电气工程学院2015级吴帅炜同学在校期间不小心腿摔了,住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玲得知后,便买了炖好的鸡肉去看他。他恢复后,总坐第一排听陈玲的课,学习也越来越认真了。

 

除了平时的教学专研和科技专研外,陈玲也有很多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经常学习做新的菜品来慰藉一天的辛劳。她还报了个舞蹈班,周末闲暇时间和许多学生一起学习韩舞和爵士,这是陈玲保持心态年轻的重要原因。

在陈玲看来,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做饭跳舞,这都是自己热爱的事情,都能让自己保持激情和开心。“希望学生们能在复杂的环境里仍能保持内心的单纯,不忘初心,方能始终。”这是陈玲送给同学们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