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追寻着耳熟能详的歌声,课堂以《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代背景开篇。1939年,这部音乐史诗巨作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犹如黄河亘古不息的涛声,超越地域、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和国家,至今不绝回响了85个春秋。
汪彬校长从“心灵相通的合作者远在他乡而遇”“黄河恍若千军万马呼啸着压将过来”“延安窑洞不眠的灯光伴着乐思泉涌”“音乐巨作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音乐力量”“高高耸立在中国合唱史上的里程碑”“洞穿世纪的乐语仍然像钟鼓撞击人心”六个版块,娓娓讲述了《黄河大合唱》创作背后的故事。
黄河的惊涛骇浪、船工们搏风击浪的英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激发了光未然和冼星海词曲创作的灵感,经过这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精心构思和密切合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正式诞生,首次公演便获得空前成功,从此,这部集号召性、抒情性和英雄性于一身的音乐巨作,就以它磅礴的气势和撼人心魄的力量,在中华大地广为传唱。
汪彬校长谈到,《黄河大合唱》具备宏大民族音乐史诗的规模和制式,它有完整的诗剧结构、多样的合唱形式,有丰富独创的音乐语汇与艺术风格,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个性而全面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与宁死不屈的气节。他激励晴川学子,深刻感悟经典旋律中饱含的革命激情和音乐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顽强精神。
该精彩报告将红色艺术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出了深刻、讲出了高度、讲出了温度,是学校推动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的务实举措。
举办《黄河大合唱》诞生85周年系列活动
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徐同学表示:“这堂‘大思政课’让我领悟了《黄河大合唱》的深邃意义和炽热情感,坚定了我继续前行、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希望我们每个青年人都能像黄河那样奔腾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字 | 李梦恬
图片 | 刘蕾